新加坡硕士专业

深圳特区报:香港浸会大学-道德培养与传授知识同等重要(new)
发布时间:2012-06-19 15:13:47 | 浏览次数:


  位于九龙塘的香港浸会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,记者来到时,这里刚于不久前迎来55周年的校庆。浸大的校庆活动简单而富有意义:新成立了创意研究院,请来了杨振宁等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师生交流,并做了短期的授课。

    去年7月走马上任的校长陈新滋教授,是中科院院士,履新至今,已经受到了不少传媒的关注。而英国《泰晤士报》最新公布的大学排名中,浸大排名全球第111位,更是他上任以来收到的“大礼”。陈新滋校长则坚持说,大学排名并不意味着什么,培育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与知识体系,才是大学的应有之义。

   谈教育目标

  “全人教育”培养全面人才

  记者:浸会大学以“全人教育”为教育目标及理想,校训是“笃信力行”,“全人教育”这个提法在内地很少见,应该怎样理解“全人教育”体系?这个体系致力于培养出怎样的人才?

  陈新滋:“全人教育”这个教育目标中国自古就有,只是以前不叫全人教育,我们小时候读书,都有“德智体群美”这个教育体系,这个体系的与时并进,就是全人教育。其实所有教育家都是注重全人教育的,但是在实行的时候,有些学校侧重于技术的学习,有些学校偏重语言的训练,有些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更注重政治的训练,而我们学校则希望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,能成为一个很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领袖人才。关于全人教育,我们有六个重要的元素:专业知识、对社会有承担、有个人独立思维、有修养、身体健康、有创意和持续学习的能力。这可以说是与”德智体群美”一致的追求。现在社会与以往有些不一样,社会在进步,有一些特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。例如现在,有国际视野就很重要,在语言能力上,在香港这个特定的地区,两文三语(普通话、粤语、英语)都很重要,不论从哪里来,都希望学生毕业以后拥有两文三语的能力。

  我们虽然在小学时就有“德智体群美”的口号,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。有些品质虽然是从小就灌输的老生常谈,但事实上仍是教育的难题。例如道德的栽培,像现在社会上的成功人士,并不一定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挂钩。例如“智”包括个人智力、知识面和文化,这需要走出校园以后还要用一辈子来学。“群”,则需要跟别人合作的时候,能体谅对方也要让别人接受你。我们做工作一定要有个团队,要有与别人合作的技巧。而美学则是蔡元培先生特别提出而且重视的。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。许多学校可能都走这条路,但是没有像我们规定一定要做到。有些学校可能学计算机的就专攻计算机、学语言的就专攻语言,但我们这里就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要求。

  记者:在浸会的“全人教育”体系里,对道德的栽培与智育同等重要,在这方面学校有哪些引导?

  陈新滋:学校老师会身体力行来影响学生。更重要的,我们的教育系统里把道德栽培也放到课程里去。例如我们有一个generaleducation(通识教育),而且还有很多选修课。这些课程里有很多涉及哲学和宗教、生活和历史,这些与道德、社会责任有关的课程,都希望同学们去修。在必修课上,则有ethics(伦理学)这门课,各个专业都有各自的道德,如商业道德、科研道德,而且,专门领域的道德要求并不是每个人都懂,有的同学把同一个作品发表到两个不同的刊物上,以为这没有问题,但是在学术界这个就是不道德的行为。这并不是同学故意要犯错,只是他们不知道,而学校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懂得哪些是需要遵守的道德。

  记者:浸会大学有一个2020年学校愿景,提到的三大重点是:高质素教与学、创新研究和致力服务社会。浸大在致力服务社会上是怎样做的呢?

  陈新滋:在致力服务社会上,我们有两个层次。有些同事做研究工作只发表篇论文就算完成任务了,我希望我们的师生在发表文章之后再进一步,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回馈到社会上。而我们有很多工作尤其是科学的研究,是可以把知识用到社会上,帮助社会产业和各个阶层的。不但科研如此,文学、电影、传媒、商业、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是有这种机会的。我们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,例如地震、天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地区的困难是需要大家帮助的。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去做义工。我们现在很希望推动知识转移,例如我是做化学的,发明了一个技术,可以发表一篇很吸引人的文章,但是如果把这项技术进一步优化,做成一个用到社会上的技术的话,那就变成一个社会的生产力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把知识推进到生产力中,是我们现在正在推动的一件大事。

  谈学校风格

  文理互通 教研并重

  记者:每所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风格,您认为浸会大学的风格是什么?

  陈新滋:八个字:文理互通,教研并重。读理科的人要有文科的素质,读文科的人也要懂得理科的发展。例如读传媒的同学,如果对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科技信息都不能掌握,那写出来的报道一定会错。现在我们一些大学有个很奇怪的现象,他们盲目地去学外国的学校,外国很多学校都说自己是研究型学校,但是过分鼓吹研究,可能对教学就往往没那么重视。我们注意到,有些老师研究做得很好,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研究上,但是教学很差,同学都说学不到东西,这种人我认为不是好的老师。老师应该在研究和教育上都要做得好。同样道理,一个好老师,一定要做研究,把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,而不是仅仅把以前别人说的东西又讲一次给学生,这不叫教学,用广东话说叫“炒冷饭”。做研究是为学术界探索新的知识,这样在教下一代的时候,就能把知识跟教科书融为一体。这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,让他们感觉学到了全世界最新的东西。

  记者:大学不单只培养学生,也培养出色的老师。浸会大学在这方面用什么方式来打造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,培养出大师级人物?

  陈新滋:正如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一个大学如果没有大师级的教授,就算有最听话的学生或最用功的老师,这个大学也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。一流大学一定要有大师级的人物,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提名字就知道的,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好的大学都出现过不少大师,如陈寅恪、胡适之、赵元任、梁启超等,大家都耳熟能详。

  为争取和培养大师,浸会大学目前有两个做法:一是学校自己培养,例如一些四十岁左右的年轻老师,在自己的领域里已经做得很好,处于全世界领先的地位,学校就会给他更多的资源,例如让他更多地参与有领导地位的工作,鼓励他培养起信心,同时,也让他在国际上多参与该专业的各项活动,这样能够在专业上更加精进,更上一层楼。另一方面,如果要在短期内争取到更多的大师,我们就要到全世界去招聘。这种人才很抢手,我们凭什么争取到这些人呢?对他们而言,高薪或其他的物质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。我们的做法是:让这些人来学校后,带领我们的年轻同事,一起做一些比较大的项目,这对学校的其他老师是一个提高,而对这些大师们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学校集中力量来支持他们从事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研究。这也是我们能够吸引一些很好的人才的原因。而除了已经成名的顶尖大师,浸会大学也在物色一些很有条件成为顶尖大师的人才,经过学校三五年的精心培养,给其很好的研究条件,他们也能成为专业的顶尖级人物。

  谈与内地合作

  很喜欢在内地招收学生

  记者:浸会大学与内地很多所高校有密切的交流,这种合作目前的效果如何?

  陈新滋:在国际范围内,浸会大学与约160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,每年约派出200位同学前往各大学交流学习。内地同学若学习成绩优秀,亦可获选派为交换生。

  记者:近几年,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幅度越来越大,香港高校也成为内地许多优秀学子的热门选择,在这方面,浸会大学会以怎样的标准来选拔内地学生呢?

  陈新滋:我们其实很喜欢在内地招收学生,现在浸会大学每年在内地大概招140位学生,有机会能够收到最好的学生是任何一所大学的首要追求。我们选拔学生除了笔试之外,还有面试,这是希望读大学的同学要更独立,更有自己的想法。独立的读书能力,与高中侧重背诵理解还不一样。我们对内地学生的要求中,英语很重要,而在面试时的反应,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素质,甚至还可以从对答问题的态度中看出这个学生的协调能力、团队配合的思维。

 

  记者手记

  港式学院的国际视野

  香港浸会大学校园是一座典型的香港高校校园:小巧玲珑,寸土寸金。行政楼就坐落在路边,而一道走廊则贯通了整个逸夫校园,邻近的是“联校运动中心”,这座运动场与内地一些较大的中学运动场相比差别不大,却是浸会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三所高校学子所共同拥有的运动场地。

  教学区的逼仄,对香港各个高校而言早已习惯,而事实上,在浸会大学,学生宿舍的严重不足才是问题。对于学校迈进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,校长陈新滋则显得信心满满,但关于宿舍问题,陈新滋则坦言:“目前我还没看到解决的方法”。这个在英国《泰晤士报》所公布大学排名中排在111位的大学,最令校长头痛的地方就是宿舍不足,许多学生必须住在校外,与教师在课后没有更多的时间沟通。陈新滋对记者说,如果让他列一个wishlist(愿望清单),排在最前的愿望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宿舍住。

  当然,硬体条件并不是决定大学品质的因素。同样在香港,60多年前的新亚书院,简陋条件下,其学风之浓郁、大师之鼎盛,至今仍令香江学人们神往。陈新滋也不例外:“当时钱穆先生组建起新亚书院时,整个学校大概也就这么大。”他比划了一下他的办公室,“但是他们教出来的学生,就是现在国际上一流的大师。我们不能说硬体条件不好就灰心,相比钱穆先生他们来说,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得不得了。”

  与硬件相比,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浸会大学的国际视野,以及其与高端学术界的高度衔接。浸会大学的化学及物理系在新材料的科研水平上已经位居国际前端,未来的大师很可能将从这里走出。而以新成立的创意研究院为契机,诺贝尔奖得主们将每年都抽时间到这里讲课,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吃饭喝咖啡。对于这种“谈笑有鸿儒”的学术氛围,陈新滋的看法是“英雄见惯亦常人”。相比诺奖得主的授课内容,他所更看重的,是学生们与国际最高学术水平近距离接触,培养出他们淡定的学术心态:不妄自菲薄、也不急功近利,在各种国际讯息的交集中自由呼吸,以雕琢形成独立的观念。这种港式学院的稳健做法和国际化风尚,正是一所一流大学的重要素质。

 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 上一篇:香港内地生看香港:这里是香港,我喜欢这里(New)
 下一篇:QS2011亚洲高校排行榜,科大力压港大成亚洲“一哥”

香港硕士专业

澳门澳洲硕士专业

英国硕士专业

新加坡硕士专业

本网站今日浏览次数:
联系电话:010-61768389 84846648 传真:010-84847748
邮箱:chinahuaxia@sina.cn hkemail@sina.cn
在线QQ:2518605396 1982333035
我们的微博:http://weibo.com/2286924153
微信公众号:hk-hxyd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 北京华夏远达教育中心
京ICP备10050998号
技术支持:创世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