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硕士专业

香港高校“内地掐尖”引发生源之争
发布时间:2010-06-07 15:23:13 | 浏览次数:


由香港高校在内地引发的生源之争,眼下已波及在上海举办的“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”,围绕着港校“内地掐尖”“教育全球化”等话题,中外大学校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 

内地学子潜质优异被看好 

今年7月,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热情更加高涨,触动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。 

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未来几年内,香港高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。目前,内地招生比例约占香港高校招生总数的10%,未来这个比例还将上升至25%。 

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,“港校热”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受全球化冲击的第一波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。 

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·弗罗德施特洛姆指出,中国内地高考制度比较单一,“一考定终身”的招考制度,将许多优秀阻挡在高校门外,实在可惜。 

另据分析,境外高校之所以能吸引人才,因为校方在选拔学生时不拘一格,有的学生高中的平均成绩达到特定标准,即可免试纳入大学;有的按高考成绩配以面试,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、个人潜质、心理素质。比如在瑞典,如果一个考生超过25岁,而且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或者公益活动经历,可以免试入瑞典大学。 

高校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 

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·莱斯利说:“教育国际化一让各国学生相互走动求学,从中发现文化差异,我希望看到人才流动。” 

刘遵义认为,内地现行的高招制度,不能完全考核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,唯分数论的考核,会吓跑一部分学生。 

蔡达峰指出,相比境外高校,内地的高等教育在软硬件、文化、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。教育全球化,有可能导致内力人才流失。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影响加深,学生的本土意识将难免受到冲击。 

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校长多米尼克·迪克斯隆教授说,教育全球化给所有国家带来难得的机遇,各大学可以从世界范围选拔最适合自己学校培养的人才,生源的多样性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。 

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分析说,通过港校升温,我们应该反思内地高校现行单一的人才选拔、人才培养模式,与其害怕抢夺优质的生源,不如多练内功,使自身水平在竞争中上升,否则整体水平不提高,关起门来保护自己,没有出路。 

国际竞争激活人才流动 

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”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对记者说,港校升温以及海外高校招生热,无疑将产生“鲶鱼效应”——更多优质学校参与招生竞争,受益是学生。 

所谓的“鲶鱼效应”,是指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,在鱼槽中放一些鲶鱼,让沙丁鱼紧张起来,增加群体活力,防止死亡。 

据印杰分析,“港校热”带来的第一重“鲶鱼效应”是,增强名校的竞争意识,反思内地高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;第二重“鲶鱼效应”是,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,考生在“一考定终身”中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,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,为长期受人诟病的内地高考制度注入活力;此外,境外高校先进的教学、管理、人才培养经验,也很值得内地高校借鉴。 

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·伦森表示,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,同样具有“鲶鱼效应”,中国内地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,香港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比较强,人才相互流动,中国内地优质的也将给境外大学带来全新的经验。 

伊安·莱斯利说:“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,可因思维差异引发更深入的思考。就象基因,多样性越大,品种越优良。生源多样化也一样。” 

“适度的人才流动,不会造成人才流失,反而促进人才增值。”多米尼·迪克斯隆教授说,比如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,虽然有些人毕业后并未直接回国,而是选择受雇于法国公司往往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时,这些学生又非常乐意被派回祖国担任职务。


 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 上一篇:香港科大前校长朱经武:不期望世界一流遍地开花
 下一篇:香港拟允许内地生毕业后续签一年 方便留港求职

香港硕士专业

澳门澳洲硕士专业

英国硕士专业

新加坡硕士专业

本网站今日浏览次数:
联系电话:010-61768389 84846648 传真:010-84847748
邮箱:chinahuaxia@sina.cn hkemail@sina.cn
在线QQ:2518605396 1982333035
我们的微博:http://weibo.com/2286924153
微信公众号:hk-hxyd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 北京华夏远达教育中心
京ICP备10050998号
技术支持:创世网络